项目介绍
巴贡水电站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中部拉让江(Rajang)支流巴鲁伊(Balui)河上,距港口城市民都鲁(Bintulu)180 km。电站总装机容量8×300 MW,保证出力1771MW,年发电量155.2亿kW·h,水库最高正常运行水位228m, 最大可能洪水位232.80m,溢洪道最大泄量14580m3/s,总库容440亿m3。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314 m3/s,多年平均气温25℃,年平均降雨量4500mm。
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高205m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亚洲第二高面板坝),岸边溢洪道,以及由电站进水口、8条有压引水发电隧洞和发电厂房组成的发电系统。3条混凝土衬砌的导流洞于1998年贯通,其中一号导流洞改建为蓄水期间向下游供水的放水孔。
项目主体土建标由中国水电建设集团(SINOHYDRO)承建。
大坝安全监测
项目注重环境保护,从设计方案到施工方法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考虑,如挡水大坝采用边坡和就近的块石料填筑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减少了水泥钢筋等高耗能建筑材料的应用;进水口设置导水叠梁保证发电水流取自水库表层10m的水,水温和水中的含氧量满足下游生物的生活需求;导流洞改造成放水洞保持下游在施工期和蓄水期一直有流动水源,保持了生态的可持续性;边坡顶部采用绿色植被保护方式,保持水工建筑物与热带雨林的和谐统一。在施工中,弃渣在固定区域填埋,建筑和生活垃圾定期及时按当时环保要求进行处理。料场和渣场开挖完成后进行了植被恢复实施。建设团队人员充分理解文化差异、地域差异、信仰差异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文化习俗为根本,尊重所在国宗教信仰为原则,特别是在环保和安全上聘请当地有资质的环保安全官,与本地人和谐相处。在建设巴贡期间,对当地土著依班人非常尊重,在原住民在当地传统节日圣诞节进行慰问;对河流鱼类进行保护,不擅自捕钓;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给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共同把巴贡建成热带雨林中的“灯塔”。整个建设过程得到当地人的充分的支持和称赞。
从中国劳务到中国制造,从中国施工到中国设计,中国品牌再給马六甲锦上添花,一颗镶嵌在加里曼丹上的璀璨明珠续写新的华章。
经济社会贡献
巴贡大坝的建成,将大大改善目前东马的电力结构, 155.2亿度的年发电量,可置换柴油32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000万吨,为当地提供了清洁的能源。440亿立方米的库容,有效地控制了BALUI河下游的洪涝灾害,坝址处可能最大入库洪峰流量为32367m3/s,通过水库调蓄后最大泄量减少至14580m3/s,使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得到了显著提高。改变了BALUI河水的生态质量,使34000多个动植物种类得到拯救。新增添的湖光绿岛,使巴贡成为一个新的旅游胜地,为当地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通过移民给当地土著居民带来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大量就业机会并带动沙洲地区相关工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研发能力以及整体经济的巨大发展。